“黃石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主動服務社會發展大局,讓我感受到司法效率和法院護航發展的初心。”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何中林對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自覺接受監督、主動上門“尋方問診”的做法點贊。
從“面對面”到“心連心”,這是黃石法院做深做實代表委員聯絡工作的生動實踐。
今年以來,湖北省黃石兩級法院持續加強與代表委員溝通聯絡,創新構建“一對一”分級聯絡、“日常聯絡+專題活動”工作機制,探索將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監督評議、協同共建融入法院重點亮點工作,打造“一院一特色”,實現聯絡工作與專項工作從“物理相加”向“化學相融”轉變,不斷增強聯絡實效,助推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黃石法院累計聯絡四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500余人次,邀請代表委員參與專題座談會、視察法院、旁聽庭審、見證執行、案件聽證等共計60余場270余人次。
為家事審判出“良策實招”
前不久,在黃石市西塞山區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內,代表委員們見證了一場特殊的“庭審活動”——龔家巷小學的學生們化身“小法官”“小律師”,圍繞一起校園傷害糾紛案中的責任認定和賠償問題展開激烈辯論。
“從舉證質證時的據理力爭到法庭辯論時的針鋒相對,學生們全情投入,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司法審判現場。”現場一名人大代表說。
此次模擬庭審活動,是西塞山法院以代表委員監督之力助推家事審判工作的縮影。該院先后獲評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等榮譽。
代表委員一直高度關心關注家事審判工作。在今年年初西塞山法院召開的征集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座談會上,多名代表委員就普法教育、未成年人保護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考慮到家事糾紛的特殊性和敏感性,西塞山法院借助代表委員來源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主動邀請代表委員參與專項視察、現場調解、案件評議等,讓代表委員“零距離”了解工作、“面對面”建言獻策,把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轉化為推動家事審判工作的“良策實招”。
今年以來,西塞山法院共審結未成年人刑事案件9件、涉未成年人婚姻家庭類民事案件82件,家事糾紛調解率31.7%。
“沉浸式”體驗解紛全鏈條
“法院建立了‘一站式’解紛平臺,如何有效引導當事人優先選擇非訴方式化解矛盾?”
“對家事糾紛、鄰里糾紛、小額經濟糾紛等,調解的優勢會更明顯,法院在高效、低成本、實質化解此類糾紛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
6月13日,黃石市黃石港區人民法院迎來省、市、區三級代表委員實地觀摩。在訴訟服務中心,代表委員們駐足導訴臺前,就該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機制建設、駐院調解組織實質運轉情況等與在場調解員展開深入交流。
代表委員不僅是觀察員,更是積極參與者和獻策者。
港區法院充分依托“法院開放日”、庭審觀摩活動,積極邀請代表委員“沉浸式”體驗解紛全鏈條,聽他們談感受、提建議,探索將代表委員實地觀摩活動打造成為深化多元解紛工作的重要引擎和智慧源泉。
在多元解紛機制助力下,“法院+N”聯動效能充分釋放,勞動爭議、保險、婚姻家庭、商事仲裁等領域12支調解隊伍入駐訴訟服務中心,法官常駐區綜治中心開展調解工作。
今年以來,港區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中心與駐綜治中心窗口累計化解各類糾紛2300余件,其中195件在審前獲得司法確認,13件先行調解成功并出具調解書。
“外部監督”滋養法庭建設
“浮屠街法庭將科技與司法深度融合,構建在線訴訟服務新模式,讓群眾足不出戶就把糾紛解決了。”
“此次視察活動中,我參觀了法庭文化設施建設,看到了法庭嵌入鄉村治理的實踐成果,感受到法院主動融入基層治理的信心與決心。”
……
前不久,省、市兩級代表委員一行7人受邀走進黃石市陽新縣人民法院浮屠街人民法庭,實地感受“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成效。視察結束后,代表委員們在座談會上紛紛點贊。
陽新法院緊扣法庭建設的痛點難點和發展方向,積極探索深化代表委員聯絡機制,變“外部監督”為“共建合力”,主動邀請代表委員參與專項視察,采取“實地看+現場聽+當面談+親身體驗”模式,讓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的“源頭活水”持續滋養人民法庭建設,有效推動法庭面貌煥新、解紛關口前移。
陽新法院以“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為抓手,通過“訴前疏導+庭中調和+督促履行+判后回訪”促進案結事了人和,2025年以來先行調解成功案件370件,其中浮屠街人民法庭調撤率達71.81%,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7.56%。
“人民法院工作的發展進步,離不開代表委員的關注、支持與監督。我們將一如既往做深做實做細代表委員聯絡工作,積極搭建多元化溝通渠道,以監督促規范,以公開促公正,加快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黃石中院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