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綜治中心迭代升級,浙江這個會議釋放了哪些重要信息?
時間:2025-08-19 09:53來源:平安鼎微信公眾號責任編輯: 李鴿

遇到矛盾糾紛,就近找“綜治中心”,是許多浙江人的共識,也是20多年前浙江在全國率先探索綜治中心(全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建設的初衷。

20多年間,歷經時代變遷的綜治中心,早已成為浙江老百姓遇到問題“找個說法”的重要去處,成為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的生動縮影。

20多年間,從之江大地出發,綜治中心走向全國——推進以縣級為重點的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成為黨中央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輸出浙江經驗”,從先行先試到百舸爭流,站在新起點,浙江的綜治中心又一次面臨新的時代課題——如何迭代升級,繼續走在前列?8月14日至15日,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現場推進會召開,為“迭代升級、走在前列”明確了目標方向、指明了方法路徑。

循跡溯源:新時代“楓橋經驗”

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

62年前,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創造了“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此后,“楓橋經驗”扎根廣袤大地,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拔節生長、枝繁葉茂。

綜治中心,正是“楓橋經驗”在新時代創新發展的產物。

老百姓有了糾紛,能不能“只進一扇門”?抱著這樣的美好愿望,2002年8月,諸暨市楓橋鎮創新運用“楓橋經驗”,建成全國首個鄉鎮綜治中心。一年后,規范化的鄉鎮街道綜治工作中心在諸暨全市普遍建成。

幾乎在同一時期,杭州市余杭區喬司鎮(現為臨平區喬司街道)也為“各部門分散辦公導致工作互相推諉,讓老百姓多頭跑”而煩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喬司鎮探索將7個部門集合辦公,于2004年6月正式啟用綜治中心,有效打破了“九龍治水”局面。

習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圍繞發展“楓橋經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舉措,并敏銳注意到“綜治中心”這一新生事物。

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曾兩次來到楓橋調研。11月25日上午,他來到楓橋派出所、楓橋鎮綜治中心等地,親切地和現場民警、工作人員一一握手,并詢問他們調解、綜治等工作情況。

2004年6月11日,習近平同志調研喬司鎮綜治中心。今年67歲的楊金泉當時是綜治中心的一名調解員,他回憶道,對于綜治中心這一新生事物,未來該如何發展,大家當時還有一些困惑。習近平同志的到來,帶給工作人員極大的信心。

在習近平同志的親自部署推動下,浙江率先在全省鄉鎮(街道)建立綜治中心,并探索“綜治進民企”等工作,實現了刑事案件增幅明顯回落、社會治安狀況逐步好轉。

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綜治中心建設更是進入快車道——

2018年底,浙江在縣鄉綜治中心的基礎上,創新打造了一站式服務、就地解決矛盾糾紛的縣級綜治中心(后更名為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這是繼“最多跑一次”改革后,我省推進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的生動實踐。綜治中心,因此被老百姓親切稱為“矛盾終點站”。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浙江考察,來到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調研基層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情況,強調“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安吉縣的做法值得推廣。”

名稱在變,綜治中心化解矛盾糾紛的作用始終不變。在省委統一部署下,我省全力推進縣級矛調中心建設,將其打造成為信訪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平臺、社會治理事件處置平臺、社會風險研判平臺,并推動向社會治理中心迭代,建設綜治中心2.0版本,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化解在縣域、矛盾不上交。”

從浙江出發,綜治中心也逐步走向全國——

2019年1月,黨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首次明確規定省、市、縣、鄉鎮(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是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臺;

2024年12月,中央文件明確提出以縣級為重點加強綜治中心建設,讓人民群眾“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糾紛;

2025年3月,中央政法委召開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會,要求大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確保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

歷經探索實踐、快速發展后,我省綜治中心進入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的新階段。會議指出,面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面對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競爭態勢,浙江將以翻篇歸零再出發的姿態感恩奮進,著力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切實將綜治中心建設成為“最多跑一地”改革的主抓手、深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設的主平臺、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牛鼻子”。

意義重大: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迭代升級勢在必行

就近就地化解矛盾糾紛,是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也關乎大家的安全感、獲得感。

20多年的平安浙江建設成就非凡,衡量社會平安穩定的核心指標持續向好,群眾安全感從2003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90.8%,上升到2024年的98.84%,持續走在全國前列。這些成績,與綜治中心的作用發揮息息相關。

杭州市拱墅區上塘街道居民朱某體驗到了綜治中心的高效。前不久,他的租客拖欠5萬元房租后“失聯”,他著急地找到街道綜治中心。3天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租客現場支付了3萬元,余款分期償還,既解了燃眉之急,又沒傷雙方和氣。“以前都說‘有事找政府’,我們哪里分得清什么事找什么部門?遇到問題,只找一個地方,讓老百姓很暖心。”

在浙江,縣、鄉兩級綜治中心已成為守護群眾生活安寧、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主陣地。縣、鄉、村金字塔形矛盾化解模式的建立,推動浙江實現了矛盾糾紛“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有力促進了社會長期穩定。

2024年,全省共成功調處矛盾糾紛318.38萬件。2025年上半年,全省初次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基層事項就地化解率達96.7%、98.3%,最大程度避免了因矛盾久拖不決引發惡性事件,較好地滿足了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對于公平正義的訴求。

站在新起點,碩果累累的綜治中心,為何要規范提升、迭代升級?這是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也是加強風險防控、化解社會矛盾的現實需要。會議指出,

迭代升級,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就地化解矛盾糾紛的有效載體——

“楓橋經驗”是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更是浙江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大法寶。推進綜治中心建設與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是具有內在統一性的,“楓橋經驗”是“道”,綜治中心建設是“術”,“楓橋經驗”的精髓是“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綜治中心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有效載體和抓手。浙江這些年將縣級綜治中心逐步迭代為社會治理中心,本質上來說,就是為了推動關口前移、源頭化解。

迭代升級,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的具體行動——

浙江最早叫響了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推動政府部門和社會各方力量入駐綜治中心,解決群眾不知往哪跑、來回跑、反復跑問題。

形勢在變、任務也在變。面對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需求新期待,我們要更加注重發揮綜治中心聯系服務群眾的平臺優勢,進一步暢通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和權益保障渠道,用心用情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不斷鞏固黨的組織基礎、群眾基礎。

迭代升級,是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現實需要——

20多年來,浙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刻把握平安浙江建設螺旋上升、迭代躍升的規律,把各種矛盾糾紛化解方式納入法治軌道,推動浙江成為社會活力最強、社會秩序最優、安全感最高的省份之一。

法治,成為矛盾糾紛化解的最優解。我們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率先探索縣鄉行政合法性審查、重點產業預防性合規體系建設,推動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在法治化路線圖中流轉化解,為推進長治久安注入不竭動能。但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工作進展不平衡、法治方式運用不夠、化解質效不高等問題,仍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存在。

辯證地看待成績和問題,會議明確,要更加注重發揮綜治中心的重要依托和載體作用,進一步完善依法化解的制度、營造依法化解的氛圍,把各種矛盾糾紛納入法治化軌道,從根本上實現定分止爭、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方法路徑:

強化六大理念、建好六個平臺

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到底怎么干?全省推進會定了方向、給了路徑、明確了著力點。重點是強化六大理念,在理順指導關系、優化功能布局、整合資源力量、完善工作機制、健全考核評估、貫通信息系統、推進區域綜治中心建設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強化多元協同、聯動共治的理念,著力建設運行順暢的協同平臺。

會議強調一方面要完善市、縣、鄉綜治中心“一核多元”架構,另一方面要加強各級綜治中心(站)融合貫通。所謂“一核多元”,就是在黨委領導下,黨委政法委和鄉鎮政法委員會負責工作統籌、政策指導,政法單位、行業主管部門、群團組織和社會力量以常駐、輪駐、隨叫隨到等方式參與綜治中心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明確在高教園區、工業園區、市場商圈等重點區域建立綜治中心,建設標準參照縣級模式,這也是浙江落實“大平安”“大安全”理念的具體體現。村(社區)一級綜治工作站建設,則明確用好黨群服務中心平臺,依托村(社區)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兩個委員會力量。

二是強化服務為本、為民解憂的理念,著力建設便民高效的服務平臺。

會議明確“三大聚焦”,即聚焦“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協助推動社會治安風險防控”這一職責任務,聚焦“確保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這一根本目的,聚焦“糾紛減少、治安良好、群眾滿意”這一核心目標,著力建設便民高效的服務平臺。在場所選址上要“交通便利、方便群眾”;在功能布局上,要按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科學設置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指揮調度區,且一般應具備相對獨立的物理空間。

三是強化依法履職、依法辦理的理念,著力建設實質化解的應用平臺。

善于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開展工作,在法治軌道上實現定分止爭,是綜治中心迭代升級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

核心關鍵詞就是“依法”:依法受理、依法分流、依法辦理。依法受理就是設置綜合受理窗口,“一站式”全量受理,發放依法受理告知單,并做到“一案一碼”,實現全程可查詢、可追溯。依法分流就是由綜治中心派單,轉送交辦辦理部門,確保每項訴求都“導得出”“接得住”。換句話說,綜治中心負責程序性推進、辦理部門負責實質性解決。依法辦理就是嚴格按照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信訪行政三級辦理、訴訟、法律監督“路線圖”化解矛盾糾紛,實現閉環管理。

四是強化關口前移、未訴先辦的理念,著力建設抓源促治的治理平臺。

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的核心要義在于,從管理本位轉向服務本位、從分散治理轉向基層服務、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防控。從這個意義上說,綜治中心不僅是矛盾糾紛化解、治安風險防控的平臺,更是預警預測風險、助推社會治理的平臺。這要求各中心加強基礎工作,通過各部門協調、常態化排查等,實現中心對轄區所有矛盾風險的全量掌握。同時推動源頭治理,通過“辦理一案、治理一片”,推動治理模式從“滅火式”向“防火式”轉變。注重加強法治宣傳,把綜治中心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宣傳陣地、培育群眾法治素養的普法陣地、提升基層干部依法辦事能力的培訓基地。

五是強化科技支撐、智慧治理的理念,著力建設管用好用的智治平臺。

智能化是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的重要支撐。要聚焦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平臺、社會治安風險防控平臺定位,著力解決當前應用五花八門、數據聯通有壁、銜接聯動不暢等突出問題,加強平臺建設、強化實戰應用、確保數據安全。

六是強化實戰實效、結果導向的理念,著力建設實績說話的實戰平臺。

綜治中心的生命力在于管用,價值在于解決問題。會議要求各指導部門找準定位、厘清邊界、完善機制,時刻把“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是否有人辦、是否依法辦,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社會大局是否穩定”作為工作的導向和評價標準,共同提升綜治中心工作質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迭代升級,并非一朝一夕,也不能單打獨斗。這項工作,需要黨委政法委切實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作用,最大限度推動資源整合、要素集合、力量聚合,最大限度推動綜治中心發揮實質性作用;也需要政法各單位和有關職能部門牢固樹立“一盤旗”思想,立足各自職能定位和力量優勢,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密切配合、協同聯動,真正實現人民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