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河南政法系統愛民承諾活動這十年
時間:2025-08-11 15:10來源:河南法治報責任編輯: 陳言

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2016年6月,河南政法系統集中發布40項愛民承諾事項,以實實在在的政法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彈指一揮間,踐諾已十年。這十年,是河南政法系統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十年,是不斷探索創新、提升政法公共服務水平的十年,更是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共筑平安河南法治河南的十年。在省委政法委的統一組織下,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已累計推出便民利民承諾事項400余項,在新時代持續書寫愛民服務新篇章。

承諾不變:從“快立案快審結”到“守護群眾高品質生活”的民生蝶變

2025年以來,省委政法委組織省政法單位結合工作實際,圍繞人民群眾對安全穩定、公平正義的新期待,著眼守護群眾高品質生活,在認真總結以往工作成效、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推出了32項愛民承諾事項。省委政法委會同省政法單位壓實工作責任,強化督促落實,努力將“承諾清單”變成為民服務的“成績清單”,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時光回溯到2016年,針對小額訴訟多發的情況,省法院部署全省基層法院把小額訴訟程序做實,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工作模式,盡可能簡化程序,凸顯小額訴訟的便捷、便民優勢。省檢察院開展涉農領域專項監督,深入田間地頭,守護農民的“錢袋子”。省公安廳推行城鄉戶籍統一和駕照考試自主預約,打破了城鄉二元結構的戶籍壁壘,讓城鄉居民享受同等的戶籍權益。同時,駕照考試自主預約讓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考試,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省司法廳將法援覆蓋人群擴展至低收入群體,讓更多經濟困難的人能夠獲得法律幫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時光流轉,2023年以來,承諾事項更加貼近民生需求。

省法院推行民事立案“最好不用跑、最多跑一次”,允許欠缺個別材料先予立案。在鄭州某法院,一位老人因財產糾紛前來立案,但忘記帶一份關鍵證明材料,按照以往的規定,他需要回去取材料后才能立案。而如今,在新的立案機制下,法院先予受理了他的立案申請,并告知他可以在規定時間內補交材料,老人感動不已。

省檢察院創新涉農檢察“四個一”模式,即建立一個涉農檢察聯絡站、配備一名涉農檢察聯絡員、辦理一批涉農案件、開展一次涉農法治宣傳,全方位守護糧食安全。在周口的一個產糧大縣,檢察院通過“四個一”模式,及時發現并查處了一起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的案件,保障了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

省公安廳實現身份證“全省通辦”,無論你在河南的哪個角落,都可以就近辦理身份證業務,方便了群眾的生活。

省司法廳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讓法律服務走進每一個村莊和社區。在洛陽的一個偏遠山村,村居法律顧問定期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幫助村民解決了許多土地糾紛和鄰里矛盾。

2025年,省法院針對預付式消費領域亂象,明確處理思路,指導中基層法院妥善審理相關糾紛案件,對于構成欺詐、涉嫌犯罪等不同類型的經營者,分別認定其承擔退款、懲罰性賠償、判處刑罰等相應法律責任。5月1日至7月16日,全省法院共新收餐飲服務合同、娛樂服務合同、教育培訓服務合同等預付式消費糾紛1807件,審結1470件,以公正裁判督促經營者誠信自律,為廣大消費者擎起一片消費藍天。

2025年,省司法廳組織開展了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分級進行全覆蓋、拉網式自查,建立執法監督與12345熱線、行政訴訟、行政復議信息共享機制,多渠道、多途徑收集問題線索,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分類施策、靶向糾治,同時針對類案問題、共性問題,建立完善制度63個。

機制創新:從“窗口延時服務”到“云平臺遠程探視”的技術賦能

十年來,數智賦能成為推動河南政法服務質變的關鍵力量。

2016年以來,河南公安機關推行戶籍窗口“節假日預約辦公”,在春節期間,許多在外務工的人員返鄉辦理戶籍業務,戶籍窗口工作人員放棄休息時間,為他們提供服務。有一位從外地趕回來的群眾,因為路途遙遠,到達戶籍窗口時已經接近下班時間,但工作人員依然熱情地為他辦理了業務,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省司法廳搭建戒毒人員遠程視頻探訪“云平臺”,讓戒毒人員能夠通過視頻與家人“面對面”交流,解決了疫情期間親情會見難題。一位戒毒人員的母親在視頻中看到兒子時,激動得熱淚盈眶,她說:“這個平臺太好了,讓我能在特殊時期見到兒子,給他鼓勵和支持。”

科技創新蹄疾步穩,在新技術的“加持”下,民生服務更有溫度、精度和速度。

省法院上線律師調查令平臺。律師可以通過該平臺在線申請調查令,相關部門可以在線驗證調查令的真偽,大大提高了調查取證的效率。

省檢察院推出“線上+異地+現場”多元閱卷服務,律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閱卷方式。對于外地律師來說,他們可以通過線上閱卷的方式,隨時隨地查閱案卷材料,節省了時間和成本。

省公安廳“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集成戶籍、出入境、交通管理、法制、綜合等業務,群眾可在線上辦理申領身份證、機動車違法查詢等高頻事項。在安陽,一位市民通過“警民通”App,在家中就完成了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他感慨地說:“現在辦事太方便了,不用再跑多個部門,一部手機就能搞定。”

省司法廳督促全省各級行政復議機構通過官方網站等各類媒體對外公布“掌上復議”微信小程序,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行政復議維權。

成效數據:從“一件件承諾”到“68萬件實事”的實干擔當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全省政法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累計辦實事68萬余件。這些數據背后,是河南政法系統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擔當。

2021年,平頂山市新華區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清除堆積垃圾,改善了當地的環境衛生。在新華區的一個老舊小區,長期堆積著大量垃圾,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檢察院了解情況后,及時發出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清理了垃圾,居民紛紛點贊。焦作市調整機動車限行時間縮短4小時,方便市民出行,得到了一致好評。

2023年,檢察機關支持農民工起訴討薪,追回“血汗錢”3806萬元。在開封,一家建筑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們多次討要無果,檢察系統了解情況后,及時支持農民工起訴,通過法律途徑為他們追回了欠薪。農民工們拿到工資時,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25年以來,全省檢察系統批準逮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21件22人,起訴48件56人,對立案后及時履行支付義務、情節輕微的,不起訴44人。圍繞勞動欠薪積極開展民事支持起訴專項活動,涉及農民工1264人,追討金額1882萬元。

全省公安系統通過改造業務系統、優化受理、審批流程,在河南公安“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上線戶籍類證明開具“全程網辦”。今年以來,全省已為群眾開具相關戶籍事項證明4450張。

省司法廳組織全省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降低特殊困難群體司法鑒定收費標準,今年截至目前,已經為殘疾人、農民工等特殊困難群眾減免鑒定費用29.5萬余元。

十年愛民承諾,十年砥礪前行。河南省政法系統愛民承諾活動走過的這十年,是不斷探索創新的十年,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法治需求的十年。在未來的日子里,河南政法系統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忠誠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以高質量法治供給護航高質量發展,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溫度,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