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楓橋“娟子”解家事
時間:2025-08-19 15:08來源:河南日報責任編輯: 李鴿

楓橋“娟子”解家事

讓人民調解從單打獨斗變成組團作戰

“蔡老師,我媳婦回娘家都三天了,您出面幫我勸勸吧。”8月18日,河南省清豐縣“娟子工作室”負責人蔡娟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辦公室,剛坐下就接到固城鎮潘省村村民小李的求助電話。電話里,小李說自己酒后和妻子吵了架,妻子一氣之下回了娘家,任憑他怎么勸都不回來。

放下電話,蔡娟直接趕往小李妻子的娘家。面對還在氣頭上的女方,蔡娟拉家常般聊起小兩口平日的恩愛,又幫小李分析自身問題,再從家庭責任、鄰里口碑等角度耐心疏導,很快就解開了雙方的心結。

這樣的調解場景,是蔡娟和“娟子工作室”的常態。2019年年底,清豐縣通過特殊人才招引,將浙江楓橋的調解專家蔡娟請到當地,“娟子工作室”也從江南遷至中原。扎根清豐后,蔡娟帶著“楓橋經驗”的實踐智慧,讓工作室迅速成為當地矛盾化解的“主力軍”;2023年,她還主動牽線搭橋,幫11名群眾找到了工作;崛起社區曾因不滿物業服務引發業主拒繳物業費的糾紛,經她調解后,業主們與物業重歸于好。

蔡娟常說:“把預防走在發生前,才能讓矛盾不升級、糾紛不擴大。”她不僅埋頭調解,還編寫了《楓橋經驗之人民調解“清豐模式”》等多本著作,讓“楓橋經驗”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其編寫的《楓橋經驗之人民調解案例故事》于2019年上榜“農民喜愛的百種圖書”。

蔡娟的到來,正是清豐縣打造人民調解“1133”模式的關鍵一步。為破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難題,清豐縣以“防范風險、化解矛盾”為主線,探索出“組建一個協會、實施一個計劃、建立三個機制、構建三個聯動”的“1133”模式,讓人民調解從“單打獨斗”變成“組團作戰”。

早在2018年6月,清豐縣就由5名調解員發起,成立了河南全省首家縣級人民調解員協會,通過公開招標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統一派遣專職調解員到縣、鄉調委會。

而蔡娟帶來的“娟子式調解員”培養計劃,更讓調解隊伍素質實現“從1到N”的突破——以蔡娟為黨支部書記的協會黨支部,通過授課培訓、一線幫帶、模擬調解等方式,每2個月帶一名學徒,如今已培育出英子調解室、房產物業糾紛調解室等多個品牌工作室。

為激發調解員干事熱情,清豐縣還建起“三項激勵機制”:獎懲激勵,打破固定補貼模式,實行“日薪+滿勤獎+案件補貼+季度獎”,吸引了28名年輕人加入;身份激勵,推出職業調解師制度,分初、中、高、特四級三檔,使23名優秀調解員成了調處骨干;競技激勵,舉辦“我的調解故事”宣講賽,使調解員既交流了經驗,更添了職業榮譽感。

在聯動協作上,“清豐模式”更是打出“組合拳”。“訪訴調”聯動讓信訪、調解、司法確認等環節“一條龍”服務,群眾在綜治中心就能把事辦妥;“律心調”聯動請來律師和心理咨詢師坐班,既給調解協議合法性把關,又幫當事人疏導情緒;全縣村調委會、行業性調委會與縣聯合調委會聯動,通過遠程視頻調解室,讓村里排查的糾紛能及時上報、快速化解。

如今,“清豐模式”的成效愈發顯著。清豐縣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獲評“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蔡娟等2名調解員獲“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清豐模式”成為全國矛盾化解領域的亮麗名片。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