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爭創全國第四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重慶公安出實招提質效
時間:2025-08-19 11:53來源:重慶長安網責任編輯: 李鴿

當前,全國公安機關第四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正火熱開展。重慶市公安局以此為契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作為夯實基層、提升治理效能的核心抓手,深度融入全市創建活動。從城市到鄉村,從“人治”到“智治”,全市各派出所紛紛亮出“看家本領”,積極探索源頭防范、前端化解的基層善治新路徑。

體系協同聚合力  城市治理強“主防”

在超大城市治理過程中,重慶公安機關深刻認識到,構建黨委領導、公安牽頭、多方協同、公眾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是提升派出所“主防”能力的關鍵。為此,全市在420余個派出所設立“駐所調解室”,近900名經驗豐富的“金牌”調解員和300余名專業律師常駐一線,實現調解力量前置、專業服務前移,顯著提升了調解的專業性和公信力。


萬州龍都派出所民警會同社區干部開展矛盾調解


今年2月,萬州區龍都街道發生一起涉及20余人的廣場舞噪聲糾紛。該起糾紛由口角爭執逐步升級為肢體沖突。面對愈發尖銳的矛盾,龍都派出所在實地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社區警務團隊調解人員,會同社區居委會共同“說法講理”。經過兩次調解后,最終成功化解矛盾。

龍都派出所的快速響應和高效協同,正是創建活動中“矛盾不出社區”的生動體現。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共排查矛盾糾紛39.8萬起,化解39.5萬起,化解率達99.03%。與此同時,“一庭兩所”(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聯動調解機制在全市深化運行,打破部門壁壘,實現信息互通、資源互享、優勢互補;公安派出所主動融入市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應用系統平臺”,對復雜疑難矛盾實行“一事一對策”精準化解,打造了人民調解“升級版”。

因地制宜施良策  源頭化解競風采

從城市到鄉村,面對基層治理共性難題,重慶公安機關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錘煉源頭化解矛盾本領。

獲評第二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石柱縣中益派出所,深挖“以和為貴”的文化內涵,創立“貴和工作法”,推動建立遍布基層的“貴和工作室”。駐村民警輔警與鄉賢對接聯動,通過一杯杯“貴和茶”,引導群眾心平氣和“擺事實”、再“講法理”“談情理”,有效實現“和在事前、和在當地、和在心里”。2020年以來,石柱縣242個村(社區)實現貴和工作室全面覆蓋,打造貴和工作隊242支,“一站式”化解矛盾風險隱患60000余個,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達97.68%。去年,該工作法成功入選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百佳案例。

在此引領下,當前第四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角逐中,重慶市各派出所競相亮出“獨門秘籍”,成為沖擊新一批命名的重要砝碼。

數字賦能提質效  智慧“楓橋”促預防

與此同時,重慶公安機關積極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將科技深度融入矛盾預防化解。


沙坪壩紅巖派出所創新“云端調解”,化解涉旅糾紛


在熱門景區,沙坪壩紅巖派出所創新的“云端調解”平臺解決了游客行程緊、現場調解難的痛點。去年2月,兩名游客在參觀過程中發生爭執。民警現場取證后,后續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平臺組織了一場跨越三地的“云端調解”,于千里之外促成當事雙方達成和解,既保障了游客權益,也維護了重慶旅游形象。這一創新是“數字賦能、服務群眾”能力的典型案例。

如今,依托大數據高效化解矛盾的實踐在重慶參評派出所中多點開花:涪陵荔枝派出所的“荔刻動”平臺實現警情“集群響應”、萬州紅光派出所的“小派助手”APP暢通群眾“線上說事”渠道……這些舉措有力推動了工作重心向“事前預防”轉變,實現風險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契合創建活動對“守護平安”能力的核心要求。

從城市多元共治體系的協同發力,到鄉村本土文化的溫情調解,再到“數字楓橋”的智慧引領,重慶公安正以爭創全國標桿為動力,不斷織密筑牢社會平安穩定的源頭防線,在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征程中持續貢獻辨識度十足的公安智慧。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