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這份清單會越來越長!寧夏“問、實、立”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時間:2021-04-14 09:31來源:寧夏政法責任編輯:徐琢

“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都不知道我的事拖到什么時候才能解決,真是太感謝你們了!”4月3日,65歲的張先生緊握著寧夏賀蘭縣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海亮警務室社區民警馬耀林的手激動地說道。

2020年3月,德勝工業園區一建筑工地因施工需要,施工方將張先生的一間彩鋼房拆除,后張先生與施工方因彩鋼房及房內物品補償問題發生糾紛,張先生多次找施工方和相關部門進行協調,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張先生為此十分苦惱,特意請社區民警提供幫助。

社區民警走訪該工地,發現當時的項目負責人早已更換,相關當事人也已離開公司,這為調解工作帶來了困難。但社區民警并未放棄,采取多種途徑聯系當事人,半個月后,最終將雙方約至海亮警務室進行調解。經過民警耐心調解,4月3日,張先生長達一年的補償訴求,得到妥善解決。

像這樣暖心的場景在寧夏政法系統幾乎每天都有。

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寧夏政法系統堅持學習教育同解決問題相結合,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在“問、實、立”上下功夫,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足“問”字,找準辦實事的切入點

“檢察官您好,我是一名社區矯正人員,同時,我也是一名公司負責人?!?/p>

“檢察官您好,我是一名在矯人員,也是一名正在創業的火鍋店老板?!?/p>

“檢察官您好,我是個體,主要從事承攬工程、裝修等工作。”

“檢察官你好……”

一個接一個,向檢察機關反應自己在接受社區矯正期間所遇到的困頓。興慶區檢察院工作人員走訪基層,將這些特殊人群的特殊訴求詳細登記在“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走訪意見征求表上,并根據反應情況,結合相關法律規定一一解答,同時,也和社區矯正監管機構在合法、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共同探討解決辦法。

發現問題是為群眾辦實事的前提和關鍵,也是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出發點,只有找出找準問題困難,才能對癥下藥、精準施策,推動為群眾辦實事取得實效。

市、縣(區)兩級政法委、政法單位堅持“開門搞整頓”,普遍制定了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方案,通過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懇談會)、發放調查問卷、走訪基層問計、開展送法“八進”等形式,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律師、人民監督員、人民陪審員、司法調解員、民營企業家、案件當事人和普通群眾代表以及新聞媒體等廣泛參與,進村入戶,零距離傾聽群眾訴求與呼聲,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

銀川市各級政法單位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75場,梳理問題650條。石嘴山市組織干警重點深入矛盾糾紛易發地、治安隱患集中地,走訪服務對象、特殊群體、困難企業、困難群眾、信訪當事人,宣傳普及憲法法律知識,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征求意見建議375條。

吳忠市組織政法干警走訪群眾1.3萬人次,征求意見3600余條。固原市開展集中走訪調研196次,走訪企業1037家,走訪群眾24139人,形成調研報告64份。中衛市各級政法單位組織召開座談會22場次,面向兩代表一委員、基層干部和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建議135條。

突出“實”字,彰顯辦實事的有效性

“作為基層公安干警,我們要勇于直面工作中的痼疾頑疾,努力為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4月8日,固原市公安局交警分局交警二大隊負責人介紹,接到群眾反映原州區下東海河灘段“馬路市場”交通擁堵問題,交警二大隊迅速調配執勤交警聯合城管部門對該路段周邊違停車輛及嚴重占用道路攤點進行清理、勸導,為群眾創造安全暢通道路環境。

解決問題是為群眾辦實事的目的,也是檢驗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效的“試金石”。

全區各級政法單位針對征求到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歸納,制定整改清單,逐條明確整改措施和責任單位,進行“臺賬式管理”和“銷號式落實”,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銀川市出臺便民惠企措施272條,為群眾辦實事791件。開展支持起訴協助農民工討薪專項行動,涉及案件51件、金額78.5萬元。廣泛開展“千警進萬家”活動,累計走訪企業(群眾)3379次,化解矛盾1337件。

推進“斷卡”行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電詐案件破案數、抓獲嫌疑人數、挽損數同比分別上升184.2%、636.1%、258.7%;八類案件、盜竊案件同比分別下降13.95%、12.56%,命案和“兩搶”案件破案率100%。

公安機關創新開展“愛民擁警”主題實踐活動和“好好說話、規范執法”專項行動,回訪數據表明,群眾對110接處警工作滿意度達99.19%。

石嘴山市召開全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新聞發布會,市委政法委和市直政法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向社會公開35項“為民辦實事”承諾,廣泛開展惠民便民利民服務活動,為群眾辦實事3567件。

吳忠市制定55項辦實事清單,采取“5+1”方式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固原市制定便民利民措施294條,為民辦實事9331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006件,繳退訴訟費567445元,發放執行案款80106余元,為困難群眾減免公證費用4800余元。

中衛市組織開展政法系統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和基層大走訪、大調研實踐活動,化解矛盾問題32件,實施司法救助69件349.93萬元,為群眾辦實事340余件。

堅持“立”字,增強辦實事的生命力

立行立改,健全完善機制,通過抓問題整改,及時堵塞制度機制漏洞、促進為民服務提質增效。

全區各級政法單位堅持問題導向,建章立制,推動政法領域改革,完善便民利企措施和群眾接待、領導包案、“一線工作法”等工作機制,及時把階段性成效轉化為制度性成果。

政法委系統緊盯自治區“6+1”基層社會治理文件落實,狠抓統籌協調,推動鄉鎮(街道)、村(社區)綜治中心建設,整合基層社會治理力量,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公安機關依托“寧警通”平臺、無人警局、各業務窗口,通過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預約辦、代理辦、現場辦,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常態化推行公安政務“365天×24小時”全天候服務舉措,推動“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APP“不見面”辦理模式落地見效。

法院系統實現以電子訴訟服務為核心,貫通大廳、網絡、熱線、移動端服務、一網通辦各項業務的“智慧訴訟服務”新模式,實現訴訟服務“超時空”。檢察機關依托12309檢察服務中心,拓展“信、訪、網、電”多種渠道傾聽群眾訴求機制,以推進檢察官業績考核為抓手,新增、修訂、完善各類考評指標,將司法為民融入到具體考評指標及計分規則中,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辦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司法行政系統充分發揮社會矯正、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宣傳、公共法律服務等重要職能,構建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姬紅龍文)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