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白楊市164團金玉鎮綜治中心創新踐行“多元協同、智慧賦能、服務前移”理念,將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度融入邊疆基層治理實踐,實現群眾“只進一扇門,能解萬般事”,為筑牢邊疆安全穩定貢獻基層智慧。

洞悉萌芽防患未然
基層治理,首重見微知著。綜治中心依托“網格化+信息化”雙網融合,將觸角延伸至治理末梢。
4號樓3單元的王某和徐某由于地下室雜物存放產生矛盾,兩家關系緊張。原來,徐某擅自占用王某家的地下室堆放物品,導致王某家物品無處堆放。網格員立即行動,核查權屬,以鄰里情理勸導,一場潛在鄰里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聞訴即動速解紛爭
治理效能關鍵在響應速度。網格員借助信息化平臺,全天候巡查、第一時間介入鄰里糾紛。
育才小區居民吳某與朱某因房后沙堆占據公共通道產生齟齬,矛盾迅速在業主群內傳開,兩人言辭激烈,網格員通過微信群捕捉線上矛盾并在2小時內完成現場調解。

從線上“火苗”到線下和解,警網聯動快速出擊,真正實現“民有所呼、我必有應”的速度承諾。
協同攻堅力解“頑疾”
綜治中心通過整合資源,打出“組合拳”,把矛盾糾化解在家門口。
康馨小區關某家遭遇“飛來橫禍”,樓上溫某家暖氣管突然爆裂,導致關某房屋嚴重泡水。關某堅持溫某負全責,溫某卻以“非故意”、“非正樓下”為由推諉,調解陷入僵局。

綜治中心吹響“協同哨”,協調水務、熱力公司技術骨干組成專業團隊趕赴現場明確責任歸屬;司法所干警以民法典為依據清晰釋法明理,闡明訴訟成本與鄰里關系破裂風險;網格員同步進行情理疏導。法理情交融下,溫某最終承諾待房屋干燥后負責專業維修,糾紛圓滿解決。
枝葉關情暖心惠民
治理溫度直抵民心。中心緊盯群眾身邊“關鍵小事”,以務實之舉傳遞溫情。
夏夜,小二樓夜市繁榮背后,附近公廁早閉問題讓居民游客“方便”不便,抱怨頻發。網格員、社區民警、社區干部組成“民生小分隊”,多次協調物業,最終推動物業實施暖心舉措,公廁24小時開放,并同步加強夜間保潔與照明維護。

“客人舒心,生意更旺了!”這正是中心將為民服務融入治理末梢的鮮活注腳。
自164團金玉鎮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以來,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5件,化解成功率達98.8%,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如今,該中心已成為職工群眾心中信賴的“解憂站”、守護邊境安寧的“穩壓器”,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扎實的“兵團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