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北大荒精神,一部永不落幕的精神史詩
時間:2025-05-24 08:50來源:龍江政法網責任編輯: 李鴿

廣袤的黑土地上,有一種精神,誕生于艱苦卓絕的墾荒歲月,成長于一代代北大荒人的奮斗之中,最終凝結成“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勇于開拓、甘于奉獻”的北大荒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新征程,龍江法院人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賡續北大荒精神,以挺膺擔當、奮發有為的姿態,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的嶄新答卷。


5月21日,黑龍江省法官學院聯合黑龍江省農墾中級人民法院舉辦第四期龍法人文沙龍活動,通過三代農墾法院人的生動講述,引領干警們探尋這片黑土地上的精神傳承。

北大荒精神中的血脈傳承


農墾中級人民法院青年干警胡笑揚作為“墾荒先驅”黃振榮的后代,聲情并茂地為大家講述了那段用熱血和汗水澆灌荒原的崢嶸歲月。一句“脫了軍裝我們還是軍人,現在北大荒就是戰場!”黃振榮師長帶領七千轉業官兵靠人拉肩扛、馬拉犁杖,在零下40多度的嚴寒中戰天斗地;住馬架子、啃凍窩頭,創造了“向荒原要糧”的奇跡。

“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北大荒精神在血脈中不斷延續。變的是時代賦予的使命,不變的是對這片土地的赤誠熱愛。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著同一種信念——讓這片土地永遠充滿希望。

北大荒精神里的司法印記


寶泉嶺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郭德祥通過視頻,用略顯沙啞卻無比堅定的聲音為現場干警們講述了他在北大荒不懈奮斗的故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一輩農墾法院干警騎著自行車下鄉辦案,在昏暗的燈光下仔細核對每一份手寫筆錄,用最樸實的語言化解田間地頭的糾紛。那些鉛印的判決書如今已泛黃卷邊,卻依然能聞到淡淡的油墨香,觸摸到字里行間浸透的司法溫度。

他們的故事,是農墾法院人司法為民的初心見證,也是法治精神在黑土地上的生動實踐。

北大荒精神下的法治接力


“雖然生不為北大荒人,心已融入北大荒魂。”來自異鄉的年輕干警姚英杰,用三年時間完成了與北大荒的深情對話。從初見“稻天一線”的震撼,到凌晨押解任務的堅守,他在這片富饒肥沃的黑土地上,用警徽默默守護著“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新時代龍江法院干警正以法治力量續寫著艱苦奮斗的新篇章。他們用擔當守護公平正義,用熱忱服務鄉村振興,讓北大荒精神在司法實踐中綻放新的光芒。

在胡笑揚飽含深情贊頌墾荒人的歌聲中,整場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黑龍江省法官學院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龍法“文化鑄品”十項建設部署要求,培樹法院人文精神,厚植司法人文情懷,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賦能,舉辦了多期龍法人文沙龍活動,以其獨特的文化視角,探索司法與人文多維度的交互,此次活動深入挖掘北大荒精神的時代價值,讓歷久彌新的精神力量在司法實踐中持續閃光,為法院文化建設開辟了新路徑、注入了新活力。

活動結束后,干警們由衷表示,作為龍江法院干警,弘揚北大荒精神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身職責做起,我們既要做北大荒精神的堅定信仰者和繼承者,更要做北大荒精神的忠實弘揚者和踐行者,始終牢記時代責任和人民重托,不斷強化“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使命擔當,讓法治的麥浪與龍江“四大精神”的薪火,在這片熱土上生生不息。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