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邊答邊學的學法方式,連孩子們都能記住‘禁止高空拋物’的規定,回到家我也得和家人、親戚朋友以及周圍鄰居們好好講講!”
“以前總是覺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離我們比較遙遠。今天聽民警耐心、細致、詳細地講解,才發現它處處保護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原來,為進一步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一“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融入轄區職工群眾日常生活,連日來,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行署(森林)公安局十八站分局組織民警走進轄區學校、驛站公園、綜合農貿市場以及林業局各偏遠林場,開展“學好用好民法典,做知法懂法好公民”主題宣傳活動,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走進百姓心里、職工身邊、學生腦中。
創新方式 讓普法宣傳“活”起來
“典”亮市場,共建和諧家園……
在綜合農貿市場,民警通過拉條幅、擺展版、發資料、講案例等多種形式,將抽象的法律條文轉化為“看得懂、記得住”的生活場景,吸引群眾駐足圍觀。
“阿姨,您看這個案例,網購商品如果有損傷,責任該由誰承擔?按照民法典規定,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則由買受人承擔。”在集中宣講環節,分局民警利用宣傳展板為群眾講解“高空拋物”“見義勇為”等貼近民生實際的典型案例,結合民法典相關條款進行深度剖析,通過“以案釋法+互動問答”的形式,為群眾帶來了一場生動的法治課。
“這種‘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普法宣傳方式,不僅提升轄區群眾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更展現了驛站公安為民服務的初心,也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了法治動能。”法制室主任李赫介紹說。
通過此次活動,讓民法典以“接地氣”的方式融入群眾生活。下一步,十八站公安分局將持續拓展普法陣地,創新宣傳形式,推動民法典宣傳常態化、長效化,為營造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筑牢堅實保障。
筑牢陣地 讓普法宣傳“熱”起來
“典”亮企業,優化營商環境……
原來,為深入貫徹“民法典宣傳月”工作部署,推動法治理念扎根林區,十八站公安分局走進十七站林場、十七站村開展“知法守法,共建美好林區”主題民法典學習解讀活動,為林場職工送上豐盛的“法律知識大餐”。
其間,活動以一段生動的視頻《守護我們一生的民法典》拉開序幕。視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動展現了民法典貫穿人一生的重要作用。通過鮮活的案例和形象的畫面,大家深刻認識到民法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極大地激發了在場職工的學習熱情。
同時,民警針對林地邊界不清、非法侵占等常見問題,結合相鄰關系等條文,為職工提供了清晰的維權思路和方法。合同編部分,民警強調簽訂承包合同時,要明確承包期限、費用支付等關鍵條款;簽訂勞務合同時,則需重點關注工資待遇、工作時長等內容,以保障自身權益,若對方出現違約行為,職工有權依法追究其責任。
此外,民警在侵權責任編講解中,結合林區實際,指出面對常見的野生動物致害情況,職工可依據相關規定獲得合理補償;在遭遇環境污染問題時,也能通過法律途徑要求侵權方承擔責任,從而有效守護林區生態環境和自身合法權益。
“這種給我們量身定制的普法宣傳,簡直就像是法律外賣,既解渴又管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把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問題都想到了,給我們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保障。以前在生活中遇到糾紛問題,只知道找警察,其他都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次通過民警的詳細講解,明白自己如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林場職工李先生誠懇地說道。
暢通渠道 讓普法宣傳“動”起來
“典”亮校園,護航健康成長……
為深入推進民法典宣傳教育,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分局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走進轄區中學開展“點亮青春,護航成長”民法典進校園主題活動,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法治課。
其間,民警通過生動的比喻和鮮活的案例,別出心裁地將經典名著《西游記》與民法典知識相結合,精心創作漫畫。漫畫中,孫悟空因高空拋物打敗仗、孫悟空見義勇為棒打豬八戒、太上老君污染環境等情節生動有趣,巧妙融入民法典相關法律條文。引導學生樹立法治觀念,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讓學生們在歡樂的氛圍中輕松掌握民法典的要點。
同時,在互動環節,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爭相舉手發言。有的學生結合漫畫情節提出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問題,現場氣氛熱烈。民警耐心解答學生疑問,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這種寓教于樂的普法方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顯著提升了普法效果。
“本次普法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法律知識,還增強他們的法治觀念,對營造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塔河縣第五中學王老師說。
法治潤心,“典”亮生活。下步工作中,十八站公安分局將聚焦優化營商環境,針對企業主體和轄區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更多“冒熱氣、貼民心”的普法形式,持續深入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教育,引導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律知識,真正做到眼中有“典”、心中有“法”。